际华新闻
本次际华拍卖,特邀香港以收藏宋瓷与寿山石(含田黄)为主的清宁雅集重要藏家加持寿山石及田黄专场,力求以“珍稀、真品、韵致”带给大家一场拍卖史上从未有过的首次系统的真正寿山石非遗文化的梳理……
香港清宁雅集:主由2000年左右旅港企业界鉴玩家为主,包括影视工商业CEO、资深大学教授、美院院长、国立博物馆研究员、医生律师等发起组成,主藏宋瓷与寿山石“骨董”(老韵寿山石)为主的少众新兴高雅圈层(其一成员前段时间刚以3600万港元入藏一只源自日本京都的汝窑品),述求以平和简单求索之心,兼顾鉴玩+投资收藏理念……
福州寿山石文化源远流长,其与目前国内大拍场日趋热点之一的印石篆刻文化一样均主源起宋朝,其时为文人文化,至清康熙年间杨璇(杨玉璇)及雍乾间周彬(周尚均)一代宗匠的出现(本批多件重磅拍品),形成以二者为代表的皇室贵族文化为主流的寿山石艺术发展的第一波高峰——此期间除印钮章品及极个别镇纸外,圆雕作品几乎多为宗教与供奉体系之作。
清乾隆朝后,嘉庆朝起宫廷石雕日趋没落——此从近现代最大规模的皇家寿山石品展即2016年10月在福建省博物院展出的故宫藏清宫寿山石珍宝回乡展中即可一览无遗(本次拍品中即有两件与故宫馆藏帝后宝玺雕作,尤其一方今已绝产的寿山尼姑髅石雕螭虎大玺与清雍正双兽钮日字章(印文如意)雕工如出一辙)。直至清晚同治、光绪年间出现潘玉茂、林谦培二位民间高手,继承发扬周彬、杨璇的寿山石雕工艺传统并各自收徒传艺,在清中早期宫廷风主旋律基础上,林谦培林元珠潘玉茂发展了文人雅韵与民俗民生体系并多元化——其中潘玉茂开创寿山石雕“西门派”,林谦培高徒林元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广为授徒而开创至今影响最大、且几十万人从业的寿山石雕“东门派”(也称圆雕流派)并尽揽寿山石雕现代国大师于其中——本次提供多件这些宗师百万级上品供大家品鉴。
还因林元珠与清末帝师陈宝琛及布政司、大藏书家龚易图的深交及特殊的驻府绣工经历,得览《清宫藏宝图录》等珍贵图谱及珍稀实物,加则频繁接触书画家、古董商等而眼界与思维、技法等摆脱不少传统束缚,其结合神话传说等题材更多样并且不断创新,其造像不仅仅停留于文人气,注重更大气更磅礴、更神活仙韵等百花齐放,甚至结合时代特色而开创新的篇章——如其间的林谦培创立大气韵骑兽菩萨雕,林元珠成型“府工”开创官宦文人玲珑雅玩雕、悬浮雕,再其后薄意宗匠林清卿(本次还提供有其经典的被誉天下第一的银包金白田黄冻方章——质地第一的白田黄冻品+薄意天下第一+有落款)开创“以石入画”富含中国国画的画理意境之“薄意雕”,以及林友清、郑仁蛟、林友竹、林文宝等寿山石前辈宗师前赴后继的艺术传承,共同铸就了寿山石艺术发展的第二波高峰……
另要提到的是,林元珠因其立体雕作之用刀凌丽、刀韵淋漓尽致而广为闻名,更为清廷造办处定制了两箱御用品——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当年由清怀来知县吴永进献慈禧太后的林元珠作狮钮“仁者寿”章——
——虽材质普通,慈禧却对此章珍爱有加,还收录于《慈禧宝籔》中——本批拍品中即有一件林元珠的类款精品,不仅刀韵依旧且更为成熟,并材质一流为老坑高山冻材,上手沉甸压手,媲美老坑将军洞传世之经典压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