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际华新闻

新闻中心
  • 际华新闻
  • 际华视频
  • 际华十年
  • 公告通知
  • 际华新闻

    际华春秋秋拍:中国历代珍瓷荟萃

           北京际华春秋拍卖有限公司走过了十一个春秋,2019年秋季拍卖会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12月4日--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为藏家奉献一场有特色的保真包退的拍卖盛宴。北京际华春秋拍卖有限公司2019年秋季拍卖会共推出八个专场:“韫古撷珍--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千峰叠翠--古代陶瓷专场”、“大美官窑--明清瓷器专场”、“礼玉春秋--重要中国玉器专场”、“循善至美--庆祝新中国建交七十周年朝鲜油画精品专场”、“归去来兮——纪念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重要人物油画专场”、“帝王魅色--香港清宁雅集收藏田黄瓷器专场”、“寿酒神仙--国酒老茅台与安宫牛黄丸专场”。
           以下为北京际华春秋2019年秋季拍卖会的部分瓷器。

          

    名家储秀宫款 王步,青花花鸟筒子瓶

    规格: 23  × 3.3 cm

    估价: 16-30 万元

           王步 (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
           从1907 年到景德镇,至 1968 年病逝,从事陶瓷青花艺术创作 60 余年,生平所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等瓷作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享有 " 青花大王 " 之称。其作品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其主要作品有青花番里红“葡萄”纹盘、“荷塘清翠”瓷板及“牵牛花”扁方瓶;青花“双鲇”瓷板、“虾月”瓷板、“菜蔬”四方箭筒,“白菜萝卜”瓷板,“松石芝梅”图小罐等。

       
      

    清康熙 郎窑红梅瓶

    规格:28 x 16 cm

    估价:60—300 万元

    来源:苏富比1972 拍卖
     

           郎窑红釉器是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兼任景德镇御窑厂督理时所烧造的名品,其中著名的仿明宣德红釉“郎窑红”,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它恢复并发展了元明以来的高温铜红釉工艺,其似初凝牛血一般鲜红浓艳的釉色,可与饮誉中外的明代宣德宝石红釉并肩齐名,因而有“比视成宣欲乱真”之说。郎窑红器烧造困难,流传甚少,弥足珍罕。
           梅瓶古名“经瓶”,最初为储酒容器,滥觞于唐代,流行于宋元。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发展至后世,梅瓶因其精美的造型,逐渐受到文人士大夫喜爱,置于厅堂几案,用作陈设插花之用。
           本品唇口短颈,丰肩敛腰,胫部内收,至底微撇,造型端庄柔美,精致典雅。瓶足端露胎,外壁满施鲜红釉,釉色匀净,宛若红宝石一般。肩部有留白,给满身红釉增加一点变化,红白对比十分强烈,使整个作品显得更加庄重。
           此梅瓶即为康熙时期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代表作品。釉色浓艳鲜丽,釉面有冰裂状开片。整体造型朴实端庄而不失俊秀,胎体厚重规整,釉色红艳光亮,别具风韵,且郎窑红釉文房器,在整个康熙郎红瓷器类中都鲜有出现,十分特别,值得藏鉴。
           来源:出自苏富比1972年拍品。

       
     

    清乾隆 青花缠枝折沿洗

    规格:6 x 13.3 cm

    估价:50—80 万元

    来源:美国 Vallin Galleres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折沿,直壁,玉璧底。器身通体绘以缠枝莲纹为主题纹饰。整器造型端庄大方,青花发色鲜翠,釉水肥厚,文房佳器。
           缠枝莲: 传统吉祥纹样。以莲花组成的称“缠枝莲”。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种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
           [ 参阅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一青花釉里红(上)》,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第 53 页,图 50 本品折沿,直腹,玉璧底。外壁青花绘缠枝達纹,口沿绘海水,内底亦绘一周海水纹,里心为向心排列的如意云头,内心为对称的八瓣花朵。洗外底心落“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本品系乾隆时期仿永乐御窑之作,也称“洋帽洗”,是永宣时期仿照西亚地区流行的折沿铜盆而来。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与伊斯兰世界商贸往来频繁。《明史·失刺思传》记载“时车驾频岁北征,乏马,遺官多赍彩币、磁器,市之失刺思(今伊朗设拉子)及撒马儿罕诸国。”《瀛涯胜览》称爪哇国人“最喜青花磁器”。本品造型、胎釉青花俱佳。


    乾隆窑变石榴尊规格:20 x 11.5 cm

    估价:58—80万元

    来源:香港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石榴尊以形似石榴而得名,造型规整端庄,有着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明宣德官窑首创,雍乾时期大量制作,之后成为清代官窑经典器形,其中施以窑变釉者最为典型,以雍乾时期制品最为精美,釉质莹润,釉色浓艳悦目。窑变釉是清雍正时期唐英仿钧而后创烧的新品类,《稗史汇编》有云:「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
           此件拍品整体呈六瓣石榴状,花式口沿外翻,短直颈,溜肩,圆鼓腹,圈足。外壁通施窑变釉,几缕天蓝色釉下垂形成六条蓝色条形装饰,与腹部的红釉烘托出艳丽气氛,两色晕散交融。足底施酱黄色釉。
           石榴造型象征家族血脉之延续兴旺,宫中陈设石榴尊寄托了皇帝对多添皇子、皇孙的期盼。此窑变釉尊例,乾隆之后的嘉道二朝继续烧造,但产品质量皆逊于乾隆朝器。乾隆窑变釉石榴尊于全世界各大公私机构多有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皆有同类馆藏,可参《故宫清瓷图录——乾隆窑及其它》,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图75;《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文物出版社,1999年,页169,图81;南京博物院藏例,录于《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95。

    清乾隆 知青釉海棠洗

    规格:3 x 14.6 cm

    估价:100—200万元

    来源:美国邝氏家族旧藏


           我国瓷器闻名传统色彩釉。亦称“青瓷釉”。古代南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色彩釉。所谓“青釉”,色彩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通常将青、绿、蓝三种色彩,一统称为“青色”,例多么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
           青釉老练于康熙,通过雍正的开展,在乾隆年间到达极致。青釉均用紫金釉微掺青料组成。青釉釉色古雅、沉稳,釉面均匀、润泽,釉质坚致、细腻。青釉是我国运用最早,沿用时刻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它的创造与我国瓷土矿大都富含一定量的铁矿的景象相一致。青色也契合我国公民的传统审美情味。青色与碧玉相若,稳重而典雅。
           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
           此青釉海棠洗,花口,浅腹,乳钉足,胎骨细密,通体施天青色釉,釉层匀净细腻,釉面平坦润泽,釉色柔软素雅,香甜柔软的青釉色,配以规致的海棠形,更显示秀美清雅,别具神韵。此洗充沛的反映了古人文雅、素净、脱俗的审美个性。
           来源:美国私人旧藏


    清道光 天青釉石榴尊

    规格:15 x 6.5 cm

    估价:16—25万元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单行篆书款
           拍品为佛前五供之首,造型敦实,胎体厚重,製作工艺精良,为道光御窯洋彩精品大器,存世较为少见。其形仿自上古青铜鼎,肩负朝冠双耳,下承三足如鼎。口沿处饰一週回纹,中书横排年款,腹外壁精绘缠枝莲托八宝纹,上有一週如意云头纹垂肩。马蹄足面亦绘缠枝莲纹,足胫饰回纹一週。全器绘工柔和自然,衬以粉红底洋彩描金,堪称美品。《陶雅》一书在记述当时瓷业状况时说的“极精之品,犹自有不可埋没处。”此器即为道光宫廷用瓷不可多得之作。
           来源:美国藏家旧藏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梅瓶

    规格:18 x 3.6 cm

    估价:28—60万元

    来源:法国小拍

           款识:“大清康熙年製”双圈六字款
           青花釉里红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初,以钴为着色剂的青花和以铜为发色剂的釉里红两种工艺结合烧制而成,其工艺和窑火不易掌握。康熙青花釉里红是主要官窑产品。
           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釉里红绘竹子、山石纹,发色鲜艳,反映出康熙时期製瓷绘画技术的高超水平,为不多见的佳作。
           来源:法国小拍


    清康熙 米黄釉葫芦瓶

    规格:16 x 5.5 cm

    估价:180—300万元

    来源:美国邝氏家族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圈款
           米黄釉为黄釉的一种,釉色独特,稳重而不浮,时而展现恬淡娇嫩之美感,时而变换温润淡雅之风韵。《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一直以来,黄釉都是明清时期皇家的严控釉色,而黄釉瓷器则成为明清皇室的独享瓷器,专为皇帝御用或为祭祀专用。随着帝制的终结,黄釉瓷器因在皇权威严中刻下的印记而令它成为奢华、尊贵的象征,而近年来在艺术收藏市场,在藏家眼中越发娇艳润泽,亮丽可人。
           本品紧皮亮釉,胎质为典型的糯米胎,糯米胎一般来说为牙白,白色发暖,胎底硬实,而边道轻盈,给人以厚重不乏轻灵的感觉。一个好的糯米胎倾注了工匠夜以继日的工作,胎土韧性足。因此糯米胎被视作康熙瓷器的标志性特点。
           葫芦瓶造型浑圆可爱,唇口外翻,下腹部五瓣瓜棱形,通体施米黄釉,釉色沉静滋润,美不胜收。既可陈设观赏,又适宜上手把玩,为清代康熙官窑之隽品。其器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郊坛下官窑灰青葫芦瓶较近(参见《宋官窑特展》,页94,图56),尺寸亦相仿,或即脱胎自此类清宫旧藏的南宋官窑。

    龙泉窑长颈瓶(口包金)

    尺寸: 15.3 ( cm )

    足底: 4.3 ( cm )

    估价 :150-200 万元

           南宋后期,龙泉窑将南北青瓷工艺融汇一体,推陈出新,创烧出厚而不流,温润如玉的梅子青釉和粉青釉,将中国青瓷工艺推向巅峰.
           此长颈瓶口外翻镶金,长颈,扁鼓腹,圈足,足部修胎符合当时特征。通体施梅子青釉,足端无釉,泛火石红,器身光素无纹,足底开片。釉面匀净,光润莹洁,触手如玉,细腻光滑,如一汪秋水,悦目喜人.实属龙泉窑难得一见的精品.
           同类的龙泉窑敞口长颈瓶可参照一例,载于国立故宫博物院,《碧绿——明代龙泉窑瓷器》,页268,图150;又有一例尺寸与本器相仿,参见《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页134,图82,可资比较。

           以下为香港清宁雅集提供的十二件馆藏瓷器之中两件。 香港清宁雅集是由2000年左右旅港企业界鉴玩家为主,包括影视工商业CEO、资深大学教授、美院院长、国立博物馆研究员、医生律师等发起组成,主藏宋瓷与寿山石“骨董”(老韵寿山石)为主的少众新兴高雅圈层。



    龙泉官窑一级粉青釉直颈穿带瓶

         规格:H  23cm

    起拍:200万元


           龙泉的极精之品,著名经典官式器型,釉感温润,以手拂之媲美和田玉般玉润冰凝。器型大派,挺拔高达23cm,尺寸为当前所见类款之最。气韵超凡,优雅高俊,釉色翠雅欲滴……开片官款龙鳞般层叠斜向迸裂,又如碎玉薄冰,妙感难以言表。圈足可见集釉丰厚,乃多次施釉之结果,与官窑制作手法一致。唯口沿个处有轻微失釉,乃窑温过高所致,无损整器高雅气韵。
           参:日本著名大阪东洋陶瓷博物馆有一模一样此款瓶,高度略低本品,被视为官窑并作为珍宝而评为日本国重要文化财产。




     

    定窑白釉“尚药局”铭贡御药盒

    规格:W 7.2cm

    起拍:100万元

           定窑作为重要的瓷器生产窑口,在杭州出土的后刻款宫廷器物标本中占据了80%的份额——目前发现奉华、皇后阁、殿字等铭款,此件尚药局药盒源自日本京都,另两件中一为浙江省博物馆馆藏镇馆之宝,一为2017西泠印社春拍632万元成交的同款。另瑞典远东博物馆与玫茵堂则藏有尚药局盒的下部。
           此件“尚药局”龙纹药盒工艺考究,由盒和盖两部分组成,胎质细腻白净,施透明釉,整器神奇三围尺寸居然全为7.2cm。瓷盒的接口处上下,各有从右至左刻划 “尚药局”三字,盒面剔刻三爪盘龙,矫健飞腾之势,刀法犀利流畅,简洁至极。